您当前的位置:热点 >  >> 正文
青岛市李沧区:以一流营商环境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时间:2023-06-01 08:53:53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碱厂片区配套工程启动,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位于李沧区北部的楼山区域曾经是青岛的重要工业聚集地,随着落后产能淘汰和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的推进,这里逐渐沉寂。李沧区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城市更新建设工作进展迅速,公共服务设施、基础配套日趋完善,为新产业、新业态的注入提供了广阔空间,项目落地成效显现,超300万平方米工程同时开工在建。


(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李沧区倾力营造“你投资、我铺路,你创业、我服务,你圆梦、我发展”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为抓手,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积极融入青岛发展新格局。围绕“3+2+4”现代产业集群精准发力,以营商环境的优化改革全面撬动政府职能向纵深转变,全力打造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

李村商圈是青岛市传统商贸服务业聚集区

创新驱动 持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为激发经济转型新动能,李沧区实施产业立区行动,加快构建“3+2+4”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持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以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三大经济形态为抓手,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以商贸服务业、现代金融业两大优势产业为重点,夯实稳增长基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四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李村商圈是青岛市传统商贸服务业聚集区

李沧区把优化营商环境赋能“3+2+4”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开展专项行动,营商环境、作风能力、发展质量“三大提升”逐见成效。

2022年,振华路街道盘活辖区内永平路4号原青岛凤凰印染4.4万平方米闲置老旧厂房资源,引入洁神集团建设都市工业园区项目,实现厂房的“凤凰涅槃”。项目落地后,振华路街道持续“呵护”这一新兴园区成长,在积极深入企业走访了解生产经营等情况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双招双引”工作,帮助企业找问题、想办法、理思路、破难题,推动企业利益最大化。街道“搭桥引线”链接辖区内企业需求,推动新觉醒能量饮料(山东)有限公司对接洁神园区2000平方米闲置厂房、青岛市数字经济促进会协调300平方米临时办公场地等资源沟通对接。

这是李沧区通过要素支撑夯实底盘,打造“3+2+4”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保障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侧面。同样的案例也出现在李沧区重庆中路1001号——这里是投资5.6亿元的2023年省“双招双引”项目、市重点建设项目联东U谷·青岛科创中心。项目将打造成为工业楼宇的形态,通过“工业上楼”集聚都市工业在此生长。

李沧区发改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实时跟踪服务,及时掌握项目推进难点、堵点,实现了项目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进场施工。“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主抓手。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保障体制,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为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全力推动李沧区总投资288亿元的18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李沧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李沧区金水信联天地项目

顶格部署 高位推动现代产业集群发展

李沧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塑造,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总指挥”的“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迎考评价、督促检查、宣传引导、执纪监督4个工作推进专班,确定10个重点领域及29个参与单位作为专项行动重点对象。大力开展“助企解难题、护航促发展”百日攻坚活动,同步实施“大调研”“大治理”“大提升”等8项专项行动,采纳好建议、好点子106个,完成“事要解决”实事项目128项,受到普遍好评。

李沧区先后出台《李沧区“四上”企业培育发展奖励办法》等奖励扶持政策。围绕青岛实体经济24条重点产业链,依托10支定向招商攻坚团队,进一步发挥好国有招商公司专业优势,探索在北京、西安、广州等地设立派驻招商机构。今年1至4月,引进投资额过亿元项目48个,同比增长60%;开工过50亿元项目1个,30亿元项目2个;储备总投资868.68亿元的151个优质在谈项目。

优化营商环境是个系统工程,工作推进中各单位之间的协调联动至关重要。李沧区政府办公室在前期深化“放管服”改革和督查工作的基础上,加强重点攻坚,做好一线调度,建立了“营商效能督办直通车”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堵点,对政府部门对接企业、对接项目过程中体现的服务意识、办事效率等情况进行督办,不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科技创新是“四新经济”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李沧区积极开展育苗倍增行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新经济新锐企业,推动“四新”经济规模持续壮大、企业集群化发展。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争取年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60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

土沃则稻香。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给现代产业集群带来巨大的“磁吸”作用。占地3500亩的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示范片区整装待发,为京城机电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落地提供空间载体。投资102亿元的人民金服青岛中心和中化云谷项目聚力打造数字经济园区。总面积155.7万平方米的医养健康产业园、海洋经济板块等4个产业园区主体完工。百发海水淡化二期、乐圆新能源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建成。泰德股份成功登陆北交所,成为北交所开市后青岛首家上市企业。新增“四上”企业204家,增长175.7%;新登记经营主体2.8万户,增长46.5%,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华澜现代金融产业园

要素支撑 夯实底盘打造企业发展保障矩阵

以“快”为先,因需施策,根据企业不同需求,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今年以来,李沧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紧盯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更有温度的服务。李沧区枣山路打通工程二期市政配套工程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为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李沧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提前介入,优化前置服务,成立服务专班进场办公,保障项目早审批、早开工。目前,李沧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已为12条市政配套道路完成核准工作,全区17个市级重点项目施工许可手续办理完成率达到70.59%。

为了让企业和群众办事省时省力更省心,最大程度利企便民,李沧区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改革主阵地,整合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服务资源,梳理选取个体工商注册登记、食品经营登记等28项跨层级业务,将受理权限下放到11个街道和11个园区,让企业和群众可以就近到街道、园区办理相关业务,实现“方便办、就近办”。

一流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李沧区的检法部门联合签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框架协议》,立案受理知识产权案件331件,结案297件,保护“四新经济”取得良好效果。完成腾迁盘活土地房屋4宗1.9万平方米,执行到位11.1亿元,加快城市建设进程。建立完善服务“六稳”“六保”疑难案件研究中心、“企业控申专区”等助企服务矩阵,成效显著。创建的“涉民企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办案新机制”,“活水养育”妥处企业涉税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随着城市更新建设速度的加快,李沧区为企业发展所需提供的空间资源保障力度也在持续加大。加速推动铁路青岛北站及周边区域、世博园及周边区域、楼山区域开发建设的同时,积极谋划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示范片区(瑞金路两侧片区)、重庆路两侧东片区(十梅庵片区)、刘家下河片区等3处新增低效片区改造项目,超300万平方米的开发工程同时在建。青岛首个地铁TOD项目落地青岛北站,东西广场及地下空间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楼山片区土地整理2962亩,建设配套项目10个,产业发展环境显著提升。

整合资源 协同联动不断拓宽招引新路径

日前,李沧区广东招商专场推介会成功举行。活动吸引了200余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园区运营等领域企业,以及多名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广东招商专场推介会的成功举办,是李沧区“走出去”招商的一个侧面。李沧区共组织了16个招商团赴北京、广州、苏州、重庆等19个重点城市开展定向招商。在北京、广州、西安启动设立3个驻外招商工作点,与65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驻外招商效果显现。

常态化开展的“敲门招商”让企业更真切地感受到李沧区对企业的满满诚意。李沧区利用“青岛-西安”对接会对接青岛、西安软硬件企业21家,主动赴西安开展敲门招商,走访12家软件信息领域企业。截至4月底,已累计对接洽谈软件信息企业36家,引进入驻企业2家,并与13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李沧区通过全面挖掘本地企业资源,积极探索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起草《李沧区“以商招商”奖励办法》,激发本地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与李沧区企业联合会探索联合招商模式,通过“载体资源共享、奖励政策共享、企业资源共享”的方式,探索招引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聚集新路径,集中合力打造“软件科技园”“大宗商品贸易园”及“总部经济园”。

为了让企业能招进来落得下,李沧区梳理全区楼宇、厂房资源62处,重点招商土地资源12处。搭建“李沧招商平台”模块,上线“家在李沧”客户端、“李沧融媒”微信公众平台,集纳全区重点招商地块、重点楼宇、厂房资源、国企资源及各街道招商资源,并引导全区11个街道统一制作招商H5宣传界面,形成矩阵式招商新局面。

为促进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快落地、快开工,重点建设项目快建设、快投产,李沧区注重过程调度,“督帮一体”促进项目推进。通过建立工作台账,明确项目各环节责任单位,梳理项目各环节推进中的问题堵点,对企业在办理规划设计方案、施工手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召开建设管理、商务、自规等部门联席会议,邀请企业相关负责人一同分析问题,研究推进路径、制定时间节点,对有关责任部门进行挂牌督办、每周调度、督促整改,帮助企业推动问题解决。机制运行以来,相关情况已形成督查专报9期,合力解决项目手续办理、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10余个,实现“以督查促落实,以效能促发展”的工作效果。

分类施策 精准滴灌激发企业发展主体活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李沧区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服务政策。全面梳理助企纾困政策194条,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13.4亿元,办理留抵退税27.7亿元,拨付产业发展资金2.1亿元,发放消费券5.2万张、带动消费2.6亿元,系列惠企“政策包”推动企业直接受益。

针对规上企业,执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组织576名骨干人员分别对接833家规上企业,实施靠前服务保障。

针对初创企业,协调全区21个高频涉企部门参与,建立完善初创企业服务制度,定向发放初创企业大礼包,公示营商环境各领域服务项目指南,让企业对审批后服务“一目了然”,受惠企业3000余家。

针对中小微企业,设立“政策直播室”,精准解读宣讲政策,并开办“纳税人学堂”,成功帮助2.5万余户中小微企业享受退税23.3亿元。

李沧区还通过引导“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建立就业见习基地、研究生实习基地,提升青年就业能力,全年新增就业见习基地10家以上。加快青年人才聚集步伐,密集开展“招才引智名校行”“乐业李沧 乐享未来”校园招聘等活动,不断建设高效化产才对接高速路。截至4月底,成功引进各类人才3202人,同比增长29.3%。

同时,李沧区积极推进“一窗受理、全域通办”助企服务新模式,个体工商登记等28项高频事项实现区、街两级“跨层级”“标准办”,今年1至5月新增经营主体10886户。构建“云上广覆盖+线下抓重点+需求红管家”立体化服务矩阵,组建“红色办税管家”辅导团队,开通“新办套餐”一条龙快速通道,为灵活就业缴费人代办社保完费证明。建立“地址库备案制度”,将园区产权证明材料先行备案,入驻企业无需重复提交,助力5000余家企业快速落地。自主开发的“小智帮办”智能服务平台,有效帮助企业解决申报材料难题,成功经验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基于“小智帮办”设计理念和基本框架,青岛市开发了企业登记注册“智能表单”生成系统,成功申报国家级试点。

2023年,李沧区将持续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抓、抓重点。青岛市李沧区区委书记张友玉表示,好的营商环境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势在必行,李沧区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打造“3+2+4”现代产业集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华雨 科文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