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热点 >  >> 正文
世界快报:美出新高度!就在福清这里……

时间:2023-06-16 10:31:34    来源:壹福清

开栏语:


(资料图)

钟天地之灵气,蕴山水之毓秀。作为梦文化的发祥地,石竹山素有“中华梦乡·石竹仙山”之美誉,这里山川壮丽、湖泊秀美,梦文化源远流长。为积极助力市委打造福清最美“后花园”和全国知名旅游“新地标”,日前,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联合福清市作家协会在石竹山风景名胜区开展以“新春绿道采风行”为主题的采风创作活动,十多位福清本土作家深入石竹山、三福步道、东张古渡口等地,探寻仙山文化,发掘人文底蕴,刻画山水之美,记录心中感悟。

“壹福清”微信公众号开设

【新春绿道采风行】

专栏,陆续推出系列作品,带领大家共同感受石竹仙山的自然、人文魅力。

《福庐逢春,福道绵延》

林国雄

“福庐崔嵬,金山拥峙”,漫步“五福步道”,我想起融美校歌歌词。“崔嵬”,形容山高峻。可见,福庐山在乡亲眼里始终是个必须仰望的高度。

“五福步道”在龙田福庐山景区内,依山环水,美丽至极。

从地质年代看,福庐山曾耸立在大海之中,“造化钟神秀”,有了如叶向高在《苍霞草》中说的像蓬莱仙境,岩石千奇百怪的自然美景。显然,这是上天用它的岁月神笔在玉融大地绘就的又一幅“胜境画卷”,“秀甲闽越”。这也许是当年吸引叶向高在此建“石隐山房”的首要原因吧?而他首倡开辟福庐山景观,让福庐山跃上一个高度——赋予千奇百态的石岩以艺术生命与灵魂,使之有了文化品位,这是对自然风景“等级”的一个提升,功不可没。一个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辞官归家能致力于“提升”地方上的一个景观“等级”,绝不仅仅出于个人的喜好与修身,当是为民谋“福祉”的一种行为,一种责任与担当,其实质是一种自觉的弘扬优秀文化活动的行为——诠释“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朴素的辩证思想。

遗憾的是,“风雨难阻”。同许多“名胜”一样,“秀甲闽越”的福庐山在“风雨”的洗劫中,一度满山狼藉,满目荒凉,“一百零八景”从此存于老人的记忆深处或零星记录在一些文化史册里。我不知道当采石者用“无知”的钢钎大锤撕裂这幅“画卷”的时候,是否听到来自岩体山体深处的沉重叹息?是否明白那随钢钎大锤落下而四下飞溅的火星、碎石、粉尘,就是它们愤怒的抗争,无言的嘲弄,无声的哭泣?是否听到“石隐山房”先哲的一声断喝?只顷刻间,环山的“牛索”断了,美丽的“天鹅”飞了,漂亮的“金猫”消失了,有缘的“龟蛇”不再相会了……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也渐渐地随时间而烟消云散,后人已无法去追寻它们,只留下满山的深坑断崖,危岩危石,稀疏草木。幸运躲过一劫的“石仙”或许欲哭无泪,战战兢兢,只好装聋作哑,与前来寻访旧迹的游客沉默相对,任香炷青烟缭绕。这或许是叶相“辟景”时所不曾预料到的“人事”。

所幸,自然的法则从来就不是人力所能轻易撼动的,更何况文化生命的顽强,绝非任何刀斧所能折服的。岁月的风霜锻造了生命“韧”的品格,优秀文化的滋润更赋予生命不朽的魂魄,深入人心。当新时代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福庐山欣逢盛世,喜沐甘霖,满山的花草树木,碎岩危崖,无不欢欣雀跃。重新“筑梦”,群情激奋。

记得我第一次游玩福庐山,大约是1999年秋季的一个周末,那时四野寂寂,杂乱零落,给人“阴森”之感。今日重游,不禁感慨万千。“旧地重游何所见?多了亭台楼阁。”“五福步道”的开建,将福庐山几十个生态、人文景点串珠成链。站在福庐山高处的楼阁上,近观公园全景,大饱眼福,欣赏“福”道绵延之美;远眺龙田全貌,开阔视野,领略山林湖海之胜——一个集生态休闲健身观光游乐等新理念为一体的新景观,重绘新福庐,再铸新高度。

漫步绿色步道,我感动于福庐山草木的坚韧与生机。步道两侧,绿茵草坪,树木蓊郁。茂密的小木麻黄,青翠欲滴的相思树,人工栽种的阔叶风景树,共同营造一个清幽的“天然氧吧”,清新空气扑面,使人心旷神怡。正值初夏,相思树开满一树的小黄花,黄绿相间,沉甸甸的低垂着枝,一路散发着浓郁的幽香,让人联想到“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诗句。只不知这历经“风雨”的相思树,年年开,为谁思……

漫步绿色步道,我惊诧于福庐山“石头”的不屈与灵气。“精美的石头会说话”,那些劫后余生的“拳石”“危岩”,以新的“姿态”,重焕光彩。你看,绿茵茵的草坪上,蜿蜒曲折的步道边,它们或立或坐,或侧或卧,或倚或斜,或高或低;或因形就势,或因势就形;或独立成景,或结伴造形;或沉入“瑶池”水下,若隐若现,让金鲤环绕;或半伸入水面,仄仄斜斜,供小龟休憩;或堆叠成“悬崖”,为“瀑布”造势。那些被削去一半的“危崖危岩”与山体,就势改造成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摆放”在绿道两侧,在亭台楼阁的点缀映衬下,舒展出最美的身姿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

漫步中,我伫立在先哲睿智从容潇洒超然挺直高大的石雕像前,久久凝视,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福地精庐,前为亭,四周皆竹,翠色欲滴……”

漫步中,我徘徊在“乡贤馆”前,默默环视,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来。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对于福庐山,我则要说“山不在高,有贤则灵”。正是古代先贤聚山水石岩以灵气,让福庐山拥有了哲思之美的文化高度,成为家乡的胜境;正是当代乡贤慷慨解囊以筑梦,让福庐山获得新生,跃上时代的新台阶,成为家乡人的福祉。可谓“五福步道木阴阴,楼阁亭台景一新。兴建福庐重筑梦,名山焕彩福人民”。

啊,“崔嵬福庐”,“福庐崔嵬”!回望郁郁苍苍绵绵延延的“福”道,我不禁高声赞叹。

作者简介

林国雄,男,福清市作家协会会员,福清三中语文教师。曾在《福州日报》《福清侨乡报》等报刊上发表过散文、小说作品。

有剧毒!看到立即远离!

福清已查处8起!最高罚款10万元 !

突发!上海地震

关键词: